同心战“疫”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谱写了一曲共克时艰的“战疫”之歌。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学生助理,心系武汉,心系湖北,心系疫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和部署,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开展系列行动,努力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自己贡献。

做好防控工作。学院党总支行政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学院要求全体教师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关注权威发布,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服从目前居住所在地政府的统一管理,尊重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劳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学院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全院教职工的身体状况、出行情况的摸排及防控疫情信息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从1月25日起,实行全体教职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积极表达爱心。连日来,学院老师们纷纷捐款或献血,表达爱心。老师们以向武汉市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会捐款,自愿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心意。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教师共捐出爱心款15300元。杨才宽老师一如既往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得知合肥血库告急情况下,提前2天到合肥血站献血,因与上次献血时间间隔短没献成。2月6日,杨才宽老师自己驾车到合肥血站成功献了1个治疗周期的血小板,至此杨才宽老师共计献血114次。学院其他老师在得知合肥血库告急情况下,正在积极预约献血。

准备线上教学。学院通过网络形式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社科司、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在网上召开党政联席会,审定并下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安排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老师们积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及省教育厅组织安徽大学依托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构建的“安徽大学智慧思政课教学平台”开展备课,利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成果,依托智慧树、超星、学习通、钉钉等平台,积极联系学生,调试设备,准备2月17日起开展线上教学。

积极表达爱心。连日来,学院老师们纷纷捐款或献血,表达爱心。老师们以向武汉市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会捐款,自愿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心意。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教师共捐出爱心款15300元。杨才宽老师一如既往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得知合肥血库告急情况下,提前2天到合肥血站献血,因与上次献血时间间隔短没献成。2月6日,杨才宽老师自己驾车到合肥血站成功献了1个治疗周期的血小板,至此杨才宽老师共计献血114次。学院其他老师在得知合肥血库告急情况下,正在积极预约献血。

准备线上教学。学院通过网络形式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社科司、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在网上召开党政联席会,审定并下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安排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老师们积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及省教育厅组织安徽大学依托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构建的“安徽大学智慧思政课教学平台”开展备课,利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成果,依托智慧树、超星、学习通、钉钉等平台,积极联系学生,调试设备,准备2月17日起开展线上教学。

撰写评论文章。部分老师积极撰写有关评论、理论文章,为防控疫情鼓劲加油,为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氛围建言发声。董玉节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在疫情防控中锤炼政德》,“光明网”“学习强国”转载。张筱荣老师在《安徽日报》客户端发表《提升网络话语权,汇聚战“疫”正能量》,“学习强国”转载。

不少老师结合思政课教学、结合人文社科研究,学院学生助理结合自己的学习与观察,针对疫情防控,写下了自己的感动、自己的感想、自己的祝福、自己的激励、自己的评论,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营造同心战“疫”的良好氛围,纷纷表达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