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党总支书记黄学武、副院长郭跃和全体专兼职“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参加了备课会。院长董玉节主持会议。

董玉节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课程。全体授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三问”,做到“三个结合”,把握“三个环节”。他要求,成绩考核以线上考试方式进行,以提交专题论文、调研报告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情况。
董玉节根据教育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1年下辑)》等文件精神,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安排作总体介绍,对备课内容进行了分工,对每个专题的重点、难点、讲授方法作了介绍,并谈了自己的备课体会。与会老师就“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黄学武强调,上好“形势与政策”课意义重要,对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的老师表示感谢,希望各位老师做好专题教学衔接工作,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同时,他指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讲好讲深讲透,教学过程要坚持政治引领与价值导向,并就做好考核等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集体备课是“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长期坚持的一项传统。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按照教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有关要求积极开展课程建设,通过认真组织集体备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文/李玉玲,图/尤志成,审核/黄学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