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董玉节: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道”与“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既要从“道”的认知层面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本质规律和理念精神,也要从“术”的层面把握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路径与方法手段。

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医药院校之“道”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从“道”的层面明确“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教育理念、规律原理等理性层面认识。在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还要结合中医药院校实际,从培养什么样的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高度,不断追问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与意义。

“课程思政”是什么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背景,源于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所谓课程思政,是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将每门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任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为什么

明确“课程思政”为什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59个字简单明了而又全面准确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要求和总遵循。因此,所有的教师、所有的课程都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见,“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质的规定和内在要求,其本质是育人。“课程”是“育人”的平台和载体,“育人”是“课程”的目标所在和价值归属。

在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培养合格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可见,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是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目的就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培养大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养大批既有精湛的治病救人的技术、又具备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守信等个人品德的中医药人才。

“课程思政”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回应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现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其次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医药院校,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弘扬中医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再次要构建领导机制。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一方面,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以牢牢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权,坚定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把所有课程打造成育人主渠道和主阵地;一方面,高校要组建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就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制定、课程思政工作机制的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及具体到某学科某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等,提供专家咨询意见。

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医药院校之“术”

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从“术”的层面要明确达成课程思政目标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结合中医药院校实际,要从怎么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高度,不断探索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强化教师认知之术

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认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对课程育人理念的正确认知至关重要,要切实增强“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自觉。所谓课程,是以课堂为渠道、以教材为载体的价值、知识和能力传递的进程与安排,既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在课程教学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知识不仅包含着事实判断,还应体现价值判断;知识传递进程不仅要遵循知识本身的客观规律,还应展现知识传授者的价值选择。可见,课程思政是回归课程本源的课程观,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条件下对课程价值取向的一种重新定位。因此,教师应将自己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对知识文化传承的使命,聚合为鲜明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即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社会责任,也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在各门课程中尤其是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中医药知识宝库中的“仁和精诚”等思想文化元素,坚持立德树人与能力提升并重,坚持传承中医药核心价值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行,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中医药事业人才;一方面,要明确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坚持以文化人,通过在中医药专业课程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医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抓好教学设计之术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挖掘课程育人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深入挖掘各门课程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交融,才能有效解决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的“两张皮”现象,从而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在挖掘思政元素过程中,要尊重事物之间内在的科学联系,切不可牵强附会、将思政元素强加于专业课程的知识与理论传授中,而是要确保思政元素与授课内容或具体教学活动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内在联系。

在中医药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要紧密结合中医药学科和中医药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深入梳理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将中医药核心价值、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医德医风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行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针对医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还要突出过程性构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课程思政”过程性逻辑,不仅要落实到每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大纲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集体备课与研讨等方面,也要落实到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做到教学与管理有机衔接与一体贯通。在课前,要在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厘清每个“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的关系以及各“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以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内在契合关系。在课中,结合学生专业和学段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经验,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案例的设计。在课后,既要满足部分学生的答疑解惑需求,也要结合学生和同行的评价反馈,反思“课程思政”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提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之术

落实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的政治素养、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最终成效。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是主导力量、具有较大的裁量权,对于讲什么、怎么讲、采用什么方式讲、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能力。

首先,坚持以德为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德为先,以教师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可见,好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其本身就是一种榜样、一种示范、一种教育力量。因此,中医药院校落实“课程思政”,要在师德师风上下功夫,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打造主体力量。

其次,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课程思政具有专业规定性与教师自主性双重特征,既要遵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性,也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到某学科某课程,课程思政没有规定的模式和模板,课程思政教学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消化加工,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作为教学的对象与主体,学生的思想和期待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思维习惯,在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对象需求的课堂教学中实现主导,并在主导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最后,要做到融会贯通。影响“课程思政”的因素是多样的,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是立体综合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一方面,要充分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作用,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师资支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导向;一方面,教师要综合运用人格的力量、真理的魅力、价值的导向、知识的逻辑、行为的示范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尤其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内涵,善于运用知识的科学逻辑讲清楚“思政”的政治属性,将“思政”的政治属性建立在具有严密科学逻辑的课程知识基础上,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