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尤志成老师带队赴旌德县龙川村梅大栋、梅大梁故居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地探访相结合,让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知,从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梅大栋、梅大梁故居,大家逐一参观了故居内的陈列展品。泛黄的书信、锈迹斑斑的革命工具、承载着岁月印记的老照片,无声地诉说着两位革命先烈投身革命事业的峥嵘岁月。在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旧址,馆内摆放了一尊由原件基础上放大的马克思塑像,展馆内柜内陈列了梅大栋和梅大梁教书时的课本和宣传革命真理的相关书籍,还有农民暴动时期留下的手榴弹和地图等历史资料。


经梅氏后人介绍后知悉,梅大梁烈士1909年出生,1928年牺牲,年仅18周岁。他在龙川小学任教,白天教孩子们识字,晚上向进步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银像当时就藏在故居之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时便会将银像拿出,在龙川小学里宣传革命真理。在梅氏后人的娓娓道来中,在场众人皆为革命先烈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动容。

尤志成老师结合史料,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梅大栋在皖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农民运动的事迹,以及梅大梁跟随兄长参与革命斗争、坚守理想信念的感人故事。
“透过这些实物和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中为信仰奋斗的身影,这种直观的教学比课堂上的理论讲述更有冲击力。”2023 级研究生俞澳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此次赴梅大栋、梅大梁故居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的具体举措。通过将课堂延伸到革命现场,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志成/文图 黄学武/审核)